日內瓦非凡制表大師一羅杰杜彼Roger Dubuis自1995年創立以來,與品牌創始人羅杰·杜彼先生一同不懈追求優異性能,精益求精,始終秉承大膽創新的精神,探索傳統匠藝與現代美學的交融,獨特演繹極具表現力的超級腕表。
200 多年前,為抵消地心引力所帶來的不利影響而發明的陀飛輪,是高級制表業的必備品,是速度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復雜功能,至今仍被譽為精湛制表技藝的典范,并在高級制表領域擁有無可撼動的地位,廣受盛譽。目前只有少數制表師敢于接受制作這一復雜功能的非凡挑戰,能夠獨立研發自產陀飛輪機芯的高級制表品牌更是鳳毛麟角。
對品牌創始人羅杰?杜彼先生而言,陀飛輪代表著制表業的圣杯,是他一直夢寐以求鉆研探索的復雜功能,也是他創立品牌的初心。在創始人羅杰·杜彼先生眼中,陀飛輪精巧的結構可使機芯容納更多機械裝置,是壓縮機芯、優化空間利用的最佳方式,這樣不僅可以為腕表的其他復雜功能及裝飾留出空間,而且不會增加腕表的厚度,還能兼顧美學與個性的表達。
20 多年來,羅杰杜彼Roger?Dubuis大膽無畏創新,不斷超越技術界限,不斷重新創造,以精湛技藝和獨特特色設計打造不斷精益求精的陀飛輪腕表歷史研發歷程。品牌豐富的表現力從每一枚陀飛輪開始,搭配鏡面拋光的籠形框架結構,靈感源自凱爾特十字架——以代表力量和團結精神著稱。
羅杰杜彼?Roger Dubuis 陀飛輪籠形結構框架的巨大尺寸是除別致造型外品牌的另一大特色,突顯品牌玩轉設計的大膽創新精神。驅動力更大,慣性更高,這就需要通過擺輪和腕表的其他潛在功能來增加能量傳輸。當然,機芯的高扭矩也帶來了更大的噪音。
羅杰杜彼?Roger Dubuis 的陀飛輪放置位置也極為精巧,顛覆成規。傳統陀飛輪多位于 6 點鐘位置,而品牌則將陀飛輪位于?7 點鐘或正中心位置,打造超卓非凡時計。
并且,品牌在對陀飛輪所用材質選用方面的創新也更進一步,采用非磁性鈦金屬打造陀飛輪下層框架,重量較不銹鋼輕兩倍;陀飛輪上層框架采用鏡面拋光鈷鉻合金,同樣非磁性,使整體重量減輕16%。
此外,羅杰杜彼Roger Dubuis不畏挑戰,堅持只研發飛行陀飛輪。與傳統陀飛輪不同,飛行陀飛輪從單側安裝,頂部沒有用于支撐的橋架,這樣的設計令外觀更具美感,但同時也增加了穩定性方面的難度,使制作過程更具挑戰性。羅杰杜彼Roger Dubuis成功創造出性能卓越的飛行陀飛輪,克服這一難關。
陀飛輪作為羅杰杜彼Roger Dubuis的標志性創舉,其發展經歷了多個階段。2003年,品牌首枚自產單陀飛輪與大日歷和動力儲備顯示功能相結合的RDO3機芯問世。
在融合其他復雜功能愿景的推動下,羅杰杜彼Roger Dubuis不斷精進,不懈追求更高的陀飛輪境界工藝,于2005年推出雙陀飛輪、跳時和逆跳分鐘功能的RDO1機芯與三問報時陀飛輪RDO8;2007年,單陀飛輪與雙逆跳計時碼表和大日歷相結合的RD06機芯問世。
在研發具有其他復雜功能的陀飛輪的同時,品牌也致力于對現代先鋒美學設計的探索與追求。羅杰杜彼Roger?Dubuis大膽邁出了鏤空設計的第一步,讓時計擁有者欣賞復雜的機芯結構及其裝飾,包括將陀飛輪置于鏤空框架中。
復雜卻精巧的陀飛輪不僅為其他復雜功能提供空間,還為先鋒美學裝飾提供可能。羅杰杜彼創造出許多非凡創意陀飛輪機芯呈現驚喜造型。此外,品牌也致力于為陀飛輪裝飾珍貴寶石,提升機芯結構設計的復雜性和生動耀目美感。如2008年RD88-DQ機芯中單飛行陀飛輪上的“28顆心形”裝飾、2015年常春藤單飛行陀飛輪呈現具有自然美感的琺瑯細節,或致敬羅杰杜彼Roger Dubuis標志性元素的2018年 RD510SQ-ST“流星”單飛行陀飛輪機芯。這一獨特的鏤空設計很快成為羅杰杜彼?Roger Dubuis 的一個顯著標志,并從2009年左右開始成為品牌所有設計的起點。
時至今日,品牌力求塑造掌控重力的未來。2013年推出了四游絲擺輪腕表,實現了打造大膽前衛、令人驚艷的復雜機芯的夢想,采用的RD101機芯搭載四個傾斜的游絲擺輪和五個差速器,彰顯對重力的巧妙駕馭。
而在2021年推出的One-Off機芯搭載兩個飛行陀飛輪和五個差速器。在2023年日內瓦“鐘表與奇跡”高級鐘表展上展出的Monovortex?錐形單旋渦陀飛輪?(Conical Monovortex? Tourbillon) 擁有360°軌跡,將對重力的極盡控制擴展到各個角度,無論腕表處于佩戴者手腕的哪個位置,都能保證精準度。?
由日內瓦政府負責頒發的日內瓦印記,作為鐘表工藝的至高標準,代表了制表師對技藝的極致追求。唯有在日內瓦地區完全以手工制造、組裝與調校,并符合嚴苛制表品質要求的腕表機械機芯,才能獲得這項官方認證。日內瓦印記涵蓋了大約20種不同的潤飾工藝,在鐘表領域,它象征著極致品質的保證,每年僅有不到1%的高級腕表能夠獲得這一久負盛名的認證。
羅杰杜彼的每一枚腕表,都嚴格遵循日內瓦印記的嚴苛標準,從零件的精細打磨到機芯的精準調校都經過手工精修。每一枚羅杰杜彼Roger Dubuis陀飛輪由63個零件構成,表面的雕刻裝飾花紋與陀飛輪上半部分籠形框架的鏡面拋光打磨處理均由手工完成,雕飾5種不同紋飾,以高度精湛的技藝獲得了日內瓦印記認證。為了符合這一獨立認證機構的標準,羅杰杜彼制作腕表的工時平均增加了40%,而品牌有95%的腕表都通過了日內瓦印記認證。
作為中國傳統建筑技藝中極為精巧的發明,榫卯結構的構件連接方式使得中國傳統的木結構成為超越了當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鋼架的特殊柔性結構體,不但能承受較大的荷載,而且還允許產生一定變形,在地震荷載下通過變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減小結構的地震響應。距今7000多年前的余姚河姆渡遺址中出土大量“干欄式”建筑遺跡。其中約有幾百件木構件上鑿卯帶榫,有的構件甚至有多處榫卯結構。這說明當時建房時垂直相交的接點較多采用了榫卯技術。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榫卯結構,甚至早于漢字歷史,標志著當時木作技術的突出成就,被考古學家稱之為奇跡。
羅杰杜彼Roger?Dubuis對陀飛輪卓絕性能與先鋒設計的追求,與中國榫卯承載的智慧基因一脈相承。
羅杰杜彼的陀飛輪與傳統榫卯結構在制作過程中都體現了匠人手工技藝的卓絕。在羅杰杜彼的制表廠中,每一位制表師都以其精湛技藝,一絲不茍地打磨、組裝每一個微小的零件。同樣,榫卯結構的制作也離不開匠人的巧手與智慧,每一塊木料的切割、每一個榫頭的雕刻,都需要高超技藝才能達到完美契合。
此外,無論是羅杰杜彼的陀飛輪還是榫卯結構,都要求極高的精確度。在陀飛輪的制作中,每一個齒輪、每一根彈簧的尺寸和位置都必須精確到微米級別,以確保機械運作的流暢與準確。榫卯結構亦是如此,每一個榫頭與卯眼的配合,都必須嚴絲合縫,才能保證結構的穩固與持久。
同時,匠心精神是羅杰杜彼陀飛輪與榫卯結構的共同追求。在羅杰杜彼的制表師眼中,每枚腕表都是一件藝術品,他們將情感與設計理念融入到每個細節中,賦予腕表以生命和靈魂。同樣,榫卯結構的創造者也將自己的心血和智慧,通過精準的凹凸咬合,傳遞給每件作品,使其不僅是一件家具或一棟建筑,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藝術的展現。
非凡制表大師——羅杰杜彼Roger Dubuis于7月25日舉辦的Master Salon“致敬大師”系列工坊活動,探索傳統匠藝與現代美學的交融,對話超級腕表的復雜功能與日內瓦印記卓越成就,共鑒陀飛輪大師最新臻品。
羅杰杜彼Roger Dubuis以執著初心為起點,每次創新都是對傳統的致敬,每次突破都是對極致的追求。羅杰杜彼Roger Dubuis將繼續秉承制表初心,致敬大師匠心精神,探索時間的奧秘,創造更多顛覆成規的傳奇時計。